来源:郑州郑飞医院 2025-06-19 16:49:16
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原本生长在子宫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,“跑”到了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种植生长,从而引起疼痛、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症状的疾病。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:
一、异位的“位置”
• 常见部位:卵巢、输卵管、子宫韧带、盆腔腹膜等盆腔内组织(约80%发生在盆腔);
• 少见部位:腹腔、阴道、外阴,甚至肺部、胸膜、四肢等远离子宫的部位也可能出现。
二、典型症状
• 疼痛:
◦ 下腹部、盆腔深部及腰骶部疼痛,经期加重,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;
◦ 性交痛(深部性交时明显);
◦ 经期排便或排尿时腹痛加剧。
• 不孕:约50%的患者合并不孕,异位病灶可能影响卵巢功能、输卵管通畅性或盆腔环境。
• 月经异常:月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或经前点滴出血。
• 其他症状:若异位到卵巢,可形成“巧克力囊肿”(卵巢内陈旧性出血积聚);若异位到肺部,可能在经期出现咯血。
三、发病原因
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:
• 经血逆流:经期子宫内膜碎片随经血逆流至盆腔,种植生长;
• 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,发病风险可能升高;
• 免疫功能异常:身体无法及时清除异位的内膜组织;
• 医源性种植:剖宫产、人工流产等手术可能将内膜组织带至其他部位。
四、诊断与治疗
• 诊断方法:
◦ B超、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盆腔包块;
◦ 血清CA125检测(辅助指标,非特异性);
◦ 腹腔镜手术(确诊金标准,可直接观察病灶并取病理活检)。
• 治疗原则:根据患者年龄、症状、生育需求制定方案,包括:
◦ 药物治疗:口服避孕药、孕激素、GnRH-a类药物(抑制卵巢功能,缩小病灶);
◦ 手术治疗:切除异位病灶、剥离巧克力囊肿,严重者需切除子宫及附件;
◦ 辅助生殖技术:对不孕患者,可通过试管婴儿等方式助孕。
五、注意事项
• 若出现持续痛经、性交痛或不孕,建议及时就医排查;
• 经期避免剧烈运动,减少经血逆流风险;
• 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,预防复发(复发率约20%~40%)。
如果有具体症状或检查结果,可以告诉我,帮你进一步分析哦!